Skip to content

第六章 经济(1)推动高质量发展

考点1: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

  1.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:

    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,按劳分配为主体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共同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

  2. 所有制:坚持两个毫不动摇

   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。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,毫不动摇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

    •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

      (1)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、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

      (2)公有制经济是 主体地位,国有经济是 主导作用;国有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,党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

      (3)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: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;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,对经济起主导作用

    • 毫不动摇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

      (1)非公有制经济:个体经济、私营经济、港澳台投资经济、外商投资经济、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

      (2)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,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,就业创业的重要领域,技术创新的重要主题,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,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

      (3)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,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,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、重要力量

    •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

  3. 分配制: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

    • 基本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

    • 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的政策导向

      劳动是财富创造获得与安全,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

      国有企业:按劳分配;非公有企业: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= 按生产要素分配(劳动也是生产要素的一种)

    • 补充:初次分配、再分配、三次分配

      初次分配:按劳所得,工资

      再分配:税收、社保

      三次分配:慈善事业

  4. 资源配置体制机制: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

    •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

      (1)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关键: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

      (2)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但不是全部作用

      (3)更好发挥政府作用:在市场调节的前提下,管好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

    •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

      (1)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。当今世界,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

    • 推进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

      宏观调控是党和国家治理经济的重要方式,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

    • 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

考点2:三新一高

新发展阶段、新发展理念、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

  1. 新发展阶段

   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

  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经济发展处在 增长速度换挡器、结构调整阵痛期、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“三期叠加”状态,进入了新常态

   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

    新发展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之中,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

    新发展阶段,要以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。

  2. 新发展理念

   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。

    • 新发展理念:持续健康发展,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

      (1)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

      (2)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。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

      (3)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。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

      (4)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,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

      (5)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。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。

    • 新发展理念的意义

      (1)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,开拓了中特政治经济学新境界

      (2)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、红绿灯

      (3)从根本宗旨、问题导向、忧患意识上把我新发展理念

  3. 高质量发展

    • 地位

     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首要任务,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 必然要求

    • 是什么

      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

      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,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、协调内生特点、绿色成为普遍形态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、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

      高质量发展,是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的发展

    • 怎么做

      注意搭配,不能乱

      (1)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

      (2)新发展格局,战略基点

      (3)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,推进农业现代化,必然要求

      (4)人民幸福安康,最终目的

    • 意义

      重大战略意义,物质基础,重要保障,必然要求

    • 新质生产力(新名词)

      是什么:是创新起主导作用,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、生产力发展路径,具有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特征,符合新发展观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。

      (1)它由技术革命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催生

      (2)以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 基本内涵

      (3)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 核心标志

      (4)特点是 创新,关键在 质优,本质是 先进生产力

      (5)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

  4. 新发展格局

    • 是什么

      国内大循环为主题,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

      (1)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,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

      (2)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,不是封闭的国内双循环

      (3)是国内大循环,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

    • 怎么做

      (1)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,保持国内竞争力

      (2)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,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

      (3)必须保证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(一通,二除)

      (4)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,抓住主要矛盾

      • 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

      • 着力发展实体经济

       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 立身之本、财富之源,重要支撑

        对金融工作: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价值取向,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 根本宗旨,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 永恒主题

        第一处人民不是宗旨的考点

      • 着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

        构建新格局发展 最本质的特征 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。自立自强是我国经济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,是发展大局的关键。

      • 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

考点3:现代化经济体系

  1.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

  2. 乡村振兴

  3. 区域协调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