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学¶
1 导论¶
-
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
热物理
(1)宏观描述方法:热力学
(2)微观描述方法:分子动理学、统计物理学、非平衡态统计
-
平衡态
-
平衡态定义
不受外界影响下,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达到的宏观上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
-
平衡态判定法
(1)看系统中是否存在热流与粒子流
(2)力学平衡:系统内各部分之间、系统与外界达到力学平衡(压强相等)
(3)热学平衡:系统内温度处处相等
(4)化学平衡:无外场下化学组分相同
-
稳态
有热流或粒子流情况下,各处宏观状态(T,V,P...)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
-
-
温度
-
热力学第零定律
AC平衡,BC平衡 = AB平衡
-
温标的三个要素
(1)具有测温属性的某种物质
(2)具有明显特征的固定温度点
(3)进行分度
-
摄氏温标/华氏温标、理想气体温标、热力学温标
前三种为经验温标,热力学温标为绝对温标
-
-
物态方程
-
物态方程/状态方程定义
处于平衡态的系统的热力学参数(P,V,T)的函数关系
-
理想气体定义
压强趋近于0时的气体
或者:能严格满足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气体
-
理想气体物态方程
-
-
物质微观模型
-
微观模型基本内容
(1)物质由大数分子组成
(2)分子处于不停的无规则热运动中
(3)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
-
扩散、布朗运动与涨落
涨落:热力学量在其系统微观统计平均值的偏离;这种偏离的平均值为0,但均方偏差不为0.涨落就是均方偏差。
且
-
-
理想气体微观初级理论(粗糙)
-
理想气体微观模型
(1)分子线度比分子平均间距小的都,故可忽略不计
(2)除碰撞瞬间,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忽略不计
(3)平衡态的理想气体,所有碰撞均为弹性碰撞,不损失能量
-
洛施密特常量与微观物理量的估计
(1)施罗特常量
:标准状态下 理想气体中的分子数(2)标准状况下分子平均间距
-
气体分子碰撞数
-
理想气体压强公式
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写为:
-
玻尔兹曼常量
-
理想气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
-
温度的微观意义
-
方均根速率
-
-
分子间作用势与真实气体物态方程
-
分子间作用力曲线与作用势
-
范德瓦尔斯方程
-
2 分子动理学平衡态理论¶
-
积分关系
-
概率论
-
麦克斯韦速率分布
-
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
(1)温度越低、质量越大,速率分布越集中
-
三种速率
(1)平均速率
(2)方均根速率
需要开平方
(3)最概然速率
-
-
麦克斯韦速度分布
-
速度分布
物理意义:任一分子处在速度空间中任一体积为
小立方体中的概率 -
速度分布导出速率分布
-
-
气体分子碰壁数
(1)由动理学推出碰壁数:
(2)由动理学推出气体压强公式:
(3)均与气体微观初级理论相同
-
玻尔兹曼分布
-
等温大气压强公式
悬浮粒子高度分布
-
旋转体中悬浮粒子径向分布
-
玻尔兹曼分布
-
-
能均分定理
-
能均分定理:处于T的平衡态气体,每一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是 kT/2
-
几种分子气体
(1)单原子分子 - 稀有气体:自由度为3
(2)双原子气体:自由度为5
(3)多原子气体
-
应用:热力学中理想气体的定容摩尔热容公式为:
绝热指数
f为自由度
-
3 气体分子动理学非平衡态理论¶
输运现象:粘性、扩散、热传导
热量传递现象:热传导、对流、辐射
-
黏性现象
-
层流与湍流
(1)层流:流动过程相邻质点轨迹线稍有差别,流体不同质点轨迹线互补混杂的流动;发生在流速较小,雷诺数较小
(2)湍流:局部速度压力不规则脉动的流动;发生在大雷诺数
-
牛顿粘性定律
(1)物理图像:
(2)动量流密度
[旋转粘度计]
(3)气体粘性微观机理:流速不同的流体层之间的定向动量迁移
-
泊肃叶定律
(1)泊肃叶定律:体积流率与压强差的关系
(2)管道流阻
则
(3)斯托克斯定律
物体球形,流体雷诺数小于1,运动物体所受阻力:
雷诺数公式:
雷诺数
:
-
-
扩散现象
(1)菲克定律:一维扩散的粒子流密度(单位时间单位截面扩散粒子数):
(2)气体扩散微观机理:存在同种粒子的粒子数密度空间不均匀性,由于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宏观粒子迁移现象
-
热传导现象
(0)热传递:热传导、对流与辐射三种方式
(1)傅里叶定律:连续介质由于温度梯度产生热流(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热量):
注:通电导线的热流:
热流密度(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的热量):
(2)热欧姆定律:长L,横截面A的均匀棒达到稳态传热时,用
表示 ;用 表示 的热流:热欧姆定律:
热阻率:
用电路思路处理
(3)气体热传导的微观机理:分子热运动强弱程度(温度)不用所产生的能量传递
-
对流传热
(1)自然对流:存在温度梯度的流体,由于重力出现密度梯度,故而发生流动而交换粒子传热
(2)牛顿冷却定律:固体热源
,与周围介质温度 差不大时,向周围对流传热:或
-
扩散系数的微观导出
-
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
物理图像:
-
碰撞截面
(1) 分子碰撞有效直径
:碰撞/散射发生作用两分子最大碰距(2)碰撞/散射截面:
(3)刚性分子碰撞截面公式:
-
平均碰撞频率
(1)同分子平均碰撞频率
带入相关式子:
(2)不同分子平均碰撞频率
其中,
-
平均自由程
-
-
气体分子碰撞的概率分布
物理图像:
-
气体输运系数的导出
-
4 热力学第一定律¶
-
可逆与不可逆过程
(1)准静态过程: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、系统与外界之间,始终满足三大平衡条件的过程
(2)可逆过程:无耗散的准静态过程
-
功和热量
(1)概念:功是力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移,热量是热学相互作用中的能量转移;功和热量是过程改变量,不是状态参量
(2)从外界对系统做的微功理解:
(3)从几何上理解:功是
图曲线下的面积 -
热力学第一定律
(1)含义:热学中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
(2)内能:功和热量不是态函数,但是内能是态函数
(3)对于准静态过程:
-
热容和焓
(1)热容:升高单位温度所吸收的热量;有定体热容、定压热容
(2)焓:在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
-
理想气体
(1)理想气体的热容和焓
(2)迈耶公式
因此
(3)理想气体的等体、等压、等温过程
由:
-
等体:W = 0;吸收热量 = 内能增加
-
等压:吸收热量 = 焓的增加
-
等温:内能不变,吸收的热量:
(4)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(Q = 0)
比热容比:
泊松公式:
做功(平衡态)
做功(可逆过程)
热容为0
(5)多方过程
做功:将绝热过程的
换为 n热容:
(6)总结:理想气体
-
-
热机
(1)热机效率
(2)卡诺热机
-
制冷机、节流效应
(1)制冷机制冷系数
(2)卡诺制冷机
(3)节流效应(焦耳-汤姆孙效应):绝热条件下,高压气体经过多孔塞流到低压的一边。不可逆过程
5 热力学第二定律¶
-
热力学第二定律
(1)开尔文表述: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,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
(2)克劳修斯表述: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影响
(3)实质:一切自发实现的热现象都是不可逆的
-
卡诺定理
(1)相同条件,可逆热机效率都相等
(2)相同条件,可逆热机效率一定大于等于不可逆热机
-
熵 熵增原理
(1)克劳修斯等式(可逆循环)
(2)熵的定义(可逆过程)
(3)熵是状态参数,也就是态函数
(4)用熵表示热容
(5)温度 - 熵图:温度为纵坐标,熵为横坐标;面积表示热量
(6)理想气体的熵
常用简化形式:
-
等温:
-
等容:
-
等压:
(7)熵增加原理:绝热过程,若可逆,熵不变;若不可逆,熵增加。
(8)热力学基本方程
-
6 物态与相变¶
-
物态
-
液体
-
液体表面现象
-
相变
补充:统计物理¶
-
麦克斯韦关系
-
统计物理
-
三种分布
-
玻尔兹曼统计
-
玻色统计
-
费米统计
-
系综理论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