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热学

1 导论

  1. 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

    热物理

    (1)宏观描述方法:热力学

    (2)微观描述方法:分子动理学、统计物理学、非平衡态统计

  2. 平衡态

    • 平衡态定义

      不受外界影响下,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达到的宏观上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

    • 平衡态判定法

      (1)看系统中是否存在热流与粒子流

      (2)力学平衡:系统内各部分之间、系统与外界达到力学平衡(压强相等)

      (3)热学平衡:系统内温度处处相等

      (4)化学平衡:无外场下化学组分相同

    • 稳态

      有热流或粒子流情况下,各处宏观状态(T,V,P...)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

  3. 温度

    • 热力学第零定律

      AC平衡,BC平衡 = AB平衡

    • 温标的三个要素

      (1)具有测温属性的某种物质

      (2)具有明显特征的固定温度点

      (3)进行分度

    • 摄氏温标/华氏温标、理想气体温标、热力学温标

      前三种为经验温标,热力学温标为绝对温标

  4. 物态方程

    • 物态方程/状态方程定义

      处于平衡态的系统的热力学参数(P,V,T)的函数关系

    • 理想气体定义

      压强趋近于0时的气体

      或者:能严格满足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气体

    •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

      pV=νRT
  5. 物质微观模型

    • 微观模型基本内容

      (1)物质由大数分子组成

      (2)分子处于不停的无规则热运动中

      (3)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

    • 扩散、布朗运动与涨落

      涨落:热力学量在其系统微观统计平均值的偏离;这种偏离的平均值为0,但均方偏差不为0.涨落就是均方偏差。

      ΔM=MM=0
      ΔM2=(MM)2

      [ΔN2]1/2N1N
  6. 理想气体微观初级理论(粗糙)

    • 理想气体微观模型

      (1)分子线度比分子平均间距小的都,故可忽略不计

      (2)除碰撞瞬间,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忽略不计

      (3)平衡态的理想气体,所有碰撞均为弹性碰撞,不损失能量

    • 洛施密特常量与微观物理量的估计

      (1)施罗特常量 n0:标准状态下 1m3 理想气体中的分子数

      n0=6.02×102322.4×103m3=2.7×1025m3

      (2)标准状况下分子平均间距 L

      L=(1n0)1/3=(12.7×1025)1/3m=3.3×109m
    • 气体分子碰撞数

      Γ=ΔNΔAΔt=nv6
    •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

      p=16nv2mv13nmv2=23nε1

    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写为:

      p=nkT
    • 玻尔兹曼常量

      k=RNA=1.38×1023JK1
    • 理想气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

      ε1=mv22=3kT2.
    • 温度的微观意义

    • 方均根速率

      vrms=v2=3kTm=3RTM
  7. 分子间作用势与真实气体物态方程

    • 分子间作用力曲线与作用势

    • 范德瓦尔斯方程

2 分子动理学平衡态理论

  1. 积分关系

    alt text

  2. 概率论

  3.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

    •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

      f(v)dv=4π(m2πkT)3/2exp(mv22kT)v2dv

      (1)温度越低、质量越大,速率分布越集中

    • 三种速率

      (1)平均速率

      v=0vf(v)dv=8RTπM

      (2)方均根速率

      v2=0v2f(v)dv=04π(m2πkT)3/2exp(mv22kT)v4dv=3kTm

      需要开平方

      (3)最概然速率

      df(v)dv|v=vp=0
      vp=2kTm=2RTM
  4.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

    • 速度分布

      f(vx,vy,vz)dvxdvydvz=(m2πkT)3/2exp[m(vx2+vy2+vz2)2kT]dvxdvydvz

      物理意义:任一分子处在速度空间中任一体积为 dvx,dvy,dvz 小立方体中的概率

    • 速度分布导出速率分布

  5. 气体分子碰壁数

    (1)由动理学推出碰壁数:

    Γ=NdAdt=14nv

    (2)由动理学推出气体压强公式:

    p=nmv23

    (3)均与气体微观初级理论相同

  6. 玻尔兹曼分布

    • 等温大气压强公式

      p(z)=p(0)exp(MgzRT)

      悬浮粒子高度分布

      n(z)=n(0)exp(mgzkT)
    • 旋转体中悬浮粒子径向分布

      n(r)=n(0)exp(mω2r22kT)
    • 玻尔兹曼分布

      n1=n2exp(ε1ε2kT)
  7. 能均分定理

    • 能均分定理:处于T的平衡态气体,每一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是 kT/2

    • 几种分子气体

      (1)单原子分子 - 稀有气体:自由度为3

      (2)双原子气体:自由度为5

      (3)多原子气体

    • 应用:热力学中理想气体的定容摩尔热容公式为:

      CV,m=f2R,
      Cp,m=CV+R,

      绝热指数

      γ=CpCV.

      f为自由度

3 气体分子动理学非平衡态理论

输运现象:粘性、扩散、热传导

热量传递现象:热传导、对流、辐射

  1. 黏性现象

    • 层流与湍流

      (1)层流:流动过程相邻质点轨迹线稍有差别,流体不同质点轨迹线互补混杂的流动;发生在流速较小,雷诺数较小

      (2)湍流:局部速度压力不规则脉动的流动;发生在大雷诺数

    • 牛顿粘性定律

      (1)物理图像:

      alt text

      F=ηdudzA

      (2)动量流密度

      Jp=ηdudz

      [旋转粘度计]

      (3)气体粘性微观机理:流速不同的流体层之间的定向动量迁移

    • 泊肃叶定律

      (1)泊肃叶定律:体积流率与压强差的关系

      dVdt=πr4Δp8ηL

      (2)管道流阻

      RF=8ηLπr4

      dVdt=ΔpRF

      (3)斯托克斯定律

      物体球形,流体雷诺数小于1,运动物体所受阻力:

      F=6πηvR

      雷诺数公式:

      Re=ρvrη

      雷诺数 Re=103 105

      F=0.2πρR2v2
  2. 扩散现象

    (1)菲克定律:一维扩散的粒子流密度(单位时间单位截面扩散粒子数):

    JN=Ddndz
    dmdt=DdρdzA

    (2)气体扩散微观机理:存在同种粒子的粒子数密度空间不均匀性,由于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宏观粒子迁移现象

  3. 热传导现象

    (0)热传递:热传导、对流与辐射三种方式

    (1)傅里叶定律:连续介质由于温度梯度产生热流(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热量):

    Q˙=κdTdzA

    注:通电导线的热流:

    Q˙=I2R

    热流密度(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的热量):

    JT=κdTdz

    (2)热欧姆定律:长L,横截面A的均匀棒达到稳态传热时,用UT表示\dT;用IT表示Q˙的热流:

    IT=κΔUTLA

    热欧姆定律:

    ΔUT=LκAIT=RTIT
    RT=LκA=ρTLA

    热阻率:

    ρT=1κ

    用电路思路处理

    (3)气体热传导的微观机理:分子热运动强弱程度(温度)不用所产生的能量传递

  4. 对流传热

    (1)自然对流:存在温度梯度的流体,由于重力出现密度梯度,故而发生流动而交换粒子传热

    (2)牛顿冷却定律:固体热源T,与周围介质温度T0差不大时,向周围对流传热:

    Q˙=hA(TT0)

    Q˙=α(TT0)
  5. 扩散系数的微观导出

    1. 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

      物理图像:

      alt text

      • 碰撞截面

        (1) 分子碰撞有效直径 d:碰撞/散射发生作用两分子最大碰距

        (2)碰撞/散射截面:σ=πd2

        (3)刚性分子碰撞截面公式:

        σ=14π(d1+d2)2
      • 平均碰撞频率

        (1)同分子平均碰撞频率

        Z=2nvσ

        带入相关式子:

        Z=4σpπmkT

        (2)不同分子平均碰撞频率

        Z=nσv12

        其中,

        v12=v12+v22=8kTπμ
      • 平均自由程

        λ=vtZt=vZ=12nσ=kT2σp
    2. 气体分子碰撞的概率分布

      物理图像:

      alt text

    3. 气体输运系数的导出

4 热力学第一定律

  1. 可逆与不可逆过程

    (1)准静态过程: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、系统与外界之间,始终满足三大平衡条件的过程

    (2)可逆过程:无耗散的准静态过程

  2. 功和热量

    (1)概念:功是力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移,热量是热学相互作用中的能量转移;功和热量是过程改变量,不是状态参量

    (2)从外界对系统做的微功理解:

    dW=pdV.

    (3)从几何上理解:功是 pV 图曲线下的面积

  3. 热力学第一定律

    (1)含义:热学中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

    ΔU=Q+W,

    (2)内能:功和热量不是态函数,但是内能是态函数

    (3)对于准静态过程:

    dU=dQpdV.
  4. 热容和焓

    (1)热容:升高单位温度所吸收的热量;有定体热容、定压热容

    (2)焓:在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

    H=U+pV.
  5. 理想气体

    (1)理想气体的热容和焓

    dU=νCV,mdT,dH=νCp,mdT.

    (2)迈耶公式

    dH=dU+νRdT

    因此

    Cp,mCV,m=R.

    (3)理想气体的等体、等压、等温过程

    由:

    ΔU=Q+W,
    dQ=νCV,mdT+pdV.
    • 等体:W = 0;吸收热量 = 内能增加

    • 等压:吸收热量 = 焓的增加

    • 等温:内能不变,吸收的热量:

      Q=W=νRTlnV2V1.

    (4)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(Q = 0)

    比热容比:

    γ=Cp,mCV,m

    泊松公式:

    p1V1γ=p2V2γ==C1.

    做功(平衡态)

    W=U2U1=νCV,m(T2T1)=νRγ1(T2T1)

    做功(可逆过程)

    W=V1V2pdV=V1V2p1(V1V)γdV=p1V1γ1[(V1V2)γ11]

    热容为0

    (5)多方过程

    PVn=C

    做功:将绝热过程的 γ 换为 n

    热容:

    Cn,m=CV,mRn1=CV,mγn1n

    (6)总结:理想气体

    alt text

  6. 热机

    (1)热机效率

    η=WQ1=Q1Q2Q1=1Q2Q1,

    (2)卡诺热机

    η 卡热 =T1T2T1=1T2T1.
  7. 制冷机、节流效应

    (1)制冷机制冷系数

    η=Q2W=Q2Q1Q2,

    (2)卡诺制冷机

    η卡冷=T2T1T2.

    (3)节流效应(焦耳-汤姆孙效应):绝热条件下,高压气体经过多孔塞流到低压的一边。不可逆过程

5 热力学第二定律

  1. 热力学第二定律

    (1)开尔文表述: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,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

    (2)克劳修斯表述: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影响

    (3)实质:一切自发实现的热现象都是不可逆的

  2. 卡诺定理

    (1)相同条件,可逆热机效率都相等

    (2)相同条件,可逆热机效率一定大于等于不可逆热机

  3. 熵 熵增原理

    (1)克劳修斯等式(可逆循环)

    i=1nΔQiT=(dQT)可逆=0

    (2)熵的定义(可逆过程)

    SbSa=a可逆bdQT
    dS=dQT

    (3)熵是状态参数,也就是态函数

    (4)用熵表示热容

    Cν=(dQdT)V=T(ST)V,
    Cp=(dQdT)p=T(ST)p.

    (5)温度 - 熵图:温度为纵坐标,熵为横坐标;面积表示热量

    (6)理想气体的熵

    SS0=νCV,mlnTT0+νRlnVV0,
    SS0=νCp,mlnTT0νRlnpp0.

    常用简化形式:

    • 等温:ΔS=nRlnV2V1;

    • 等容:ΔS=nCV,mlnT2T1

    • 等压:ΔS=nCp,mlnT2T1.

    (7)熵增加原理:绝热过程,若可逆,熵不变;若不可逆,熵增加。

    (8)热力学基本方程

    dU=TdSpdV.

6 物态与相变

  1. 物态

  2. 液体

  3. 液体表面现象

  4. 相变

补充:统计物理

  1. 麦克斯韦关系

  2. 统计物理

    • 三种分布

    • 玻尔兹曼统计

    • 玻色统计

    • 费米统计

    • 系综理论